2021年工作报告(摘要)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12日 | ||
五年来,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2269件,同比上升116.00%;办结42627件,同比上升112.84%;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上升152.13%。 一、担当服务大局使命,强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成果显著。共审结涉恶案件4件18人,涉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3件23人,涉恶势力犯罪组织案件1件5人,判处5年以上罪犯18人。 服务大局,营创法治营商环境。审结涉企案件3813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因疫情引发的涉企诉讼案件,出台《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意见》,妥善解决了10余家企业因涉诉和执行影响资金周转对复工复产造成的困难。 多措并举,筑牢生态司法屏障。采用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理模式,探索“修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机制,经验做法被市中院转发。 司法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选派5名党员干警到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组织4个工作组109名干警进村入户帮扶371户困难群众,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扶贫工作任务。 二、聚焦执法办案要务,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五年来,共审结刑事案件2260件,判处罪犯2547人。 调判结合化解民事纠纷。五年来,贯彻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民事审判工作原则,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3624件。 监督支持促进依法行政。五年来,共审结行政一审案件735件,办理非诉行政审查案件486件。 凝心聚力破解执行难题。五年来,共执结案件15522件,执结到位标的额22.92亿元。 三、厚植人民至上情怀,致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着眼高效便捷,推进诉讼服务提档升级。近五年来共受理网上立案21669件,网上开庭1165件,电子送达38285件,跨域立案32件。 着眼诉源治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对传统民事纠纷实行“村镇先调、法庭兜底”模式,诉源治理初显成效,在全省法院强化多元解纷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着眼急难愁盼,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加强权利救济,传递司法温暖,发放司法救助金101.8万元,依法减缓免诉讼费38.9万元。 四、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着力优化司法运行机制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人员管理更加规范。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共遴选38名员额法官,组建36个办案团队。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将25个内设部门调整规范为10个。 强化审判监督制约,案件管理更加精准。完善《东明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东明县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等制度,规范法官裁量权行使,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 优化诉讼运行机制,执法办案更加高效。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证据裁判制度,充分发挥庭前会议功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覆盖率达100%。 五、夯实管党治院根基,努力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培根铸魂,永葆忠诚本色。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法院工作首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不断强化政治功能,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正风肃纪,淬炼清廉底色。在全院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活动,筑牢干警思想防线,推动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地落实。 提升能力,增添担当成色。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树立“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激励干警争先进、创一流、做表率。 六、强化接受监督意识,奋力改进法院各项工作 主动接受监督。五年来,共开展代表联络活动20余次,邀请各级代表视察工作、见证执行、观摩庭审等200余人次,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工作5次。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会议23次。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组列席党组会议、民主生活会,主动接受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定期向政协通报法院重点工作,邀请、走访、接待委员100余人次。 深入推进司法公开。持续加强“四大公开平台”建设,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公开裁判文书39927份,庭审直播4140件,流程信息公开率100%,选任人民陪审员130人,参审案件35854人次,充分发挥陪审员的审判监督职能作用。 今后五年规划及2022年主要工作 进一步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 进一步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进一步强化对公正司法的监督。 进一步建设人民满意的过硬队伍。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