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工作报告(摘要)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2日 | ||
2019年共受理各类案件9847件,审执结10240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上升31.46%和34.47%,创历史新高。县法院主要审判质效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全市前列,荣获“全市法院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服务大局发展上有力度 深入开展专项斗争。依法从严从快审结一审涉恶案件5件23人。加大“打财断血”力度,对9名被告人判处财产刑81万元,坚决摧毁黑恶犯罪经济基础。积极推进综合治理,做到司法建议“一案一发”。严格依法办案,防止“拔高”或者“降格”处理,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 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审结刑事案件590件,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4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43人。依法对287名具有从轻、减轻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并适用非监禁刑。审结盗窃、危险驾驶、交通肇事、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案件403件441人;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1件16人;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销售假药等案件5件6人,;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7件7人;加大污染环境犯罪打击力度,审结非法采矿罪案件2件3人。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6218件。积极回应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衣食住行”民生诉求,审结劳动争议、房地产、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等案件122件;审结权属、侵权纠纷案件485件;审结邻里纠纷、宅基地、土地承包等案件11件;审结赡养抚养、彩礼纠纷、婚姻家庭等家事纠纷类案件971件;审结涉农粮食收购点买卖合同案件1470件,依法调解结案650件,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出台《服务保障法治营商环境十二条》,发布立案登记、财产保全等10大类20种司法服务清单。扎实开展“三打”“三治”“三清”专项整治行动,慎用和规范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开展涉企专项执行活动,执结案款635万元。审结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等案件1891件。 助推依法治县。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33件,审查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2件,裁定准予执行26件。通过“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化解5件。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组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参加庭审观摩等方式,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助力精准脱贫。派驻2名“第一书记”、4个工作组109名干警帮扶371户贫困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期脱贫。 二、满足群众诉求上有温度 强化便民利民举措。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实现网上立案24小时不“打烊”,全年网上立案5499件,并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诉讼服务中心开通12368咨询服务热线,安排专人接听,及时进行释惑答疑。落实司法救助政策,为10名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4万余元,为13名困难当事人发放救助金33.3万元。 健全现代化诉讼服务格局。全面完成了审判庭的科技化、信息化改造工作,并新增7处互联网法庭。全面应用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实现了院机关以外的执行局、派出法庭、道交法庭法律文书立等可取。在县交警大队设立“道交一体化处理平台”,开展诉前调解、诉前委托鉴定、立案审理,推动道交纠纷网上办理、高效化解。深化“分调裁审”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减少12.35天。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3161件,执结3267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上升14.82%和24.27%,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61亿元。开展“暖心冬日”执行会战,集中执结涉民生案件37件,到位金额461.32万元;集中攻坚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执结206件,实际到位金额978万元;强化网络查控,冻结资金8478.82万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0例,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乘坐高铁、飞机等高消费4214人次;司法拘留、拘传和罚款689人次。针对财产变现难题,全面实行网络司法拍卖,网拍成交额1920万元,溢价率31.53%。执行“3+1”核心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 三、激发内生动力上有深度 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带头办理涉黑恶、疑难复杂案件常态化,结案4718件,占结案总数的46.07%。加强对“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确保放权不放任。法官人均结案284件,平均办案周期63.03天,结案率94.01%,均居全市前列。遴选第二批员额法官2名,招录法官助理4名,充实一线办案力量。围绕“机构精简、职能优化”要求,内设部门由原来的25个减少到10个。 加快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建立“一心四点多元”非诉解纷机制,将家事纠纷、交通事故等13类纠纷确定实行调解前置,诉前调解纠纷596件,司法确认34件。按照“1个员额法官+1个法官助理+1个书记员+1个人民调解员”模式,组建速裁团队4个,简易程序适用率90.74%,居全市第一,服判息诉率93.22%,居全省第十。认真落实“一次办好”改革举措,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具有立案登记、诉讼引导、诉讼保全等20余项职能,全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 积极拓展智慧法院建设。建设“24小时自助立案终端”2处,包括全市首家陆圈油田法庭“24小时自助立案终端”,满足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申请立案,该做法被菏泽市电视台《天平在线》栏目报道。搭建电子送达平台,在全市法院率先使用,经验做法被市法院推广。全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系统,融合智能阅卷、类案推送、文书制作“左看右写”等功能,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打造智能化庭审,应用讯飞语音转文字系统,配置电子卷宗签名板等工具,实现庭审环节电子质证、电子签章,促进庭审规范高效。推广互联网法庭,当事人通过手机刷脸实名认证后,借助远程视频系统参加庭审,让“足不出户打官司”成为现实。畅通“互联网+司法公开”途径,通过审判流程、庭审直播、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上网公布裁判文书10652份,上网率104.17%,居全市第一;常态化开展庭审直播1018场,观看量达19万余人次。 四、锻造法院铁军上有强度 首抓思想政治建设。 重抓司法能力建设。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以更高的站位强化政治自觉。 二是以更高的作为服务发展大局。 三是以更实的举措回应群众期待。 四是以更强的定力深化改革创新。 五是以更严的标准打造过硬队伍。 |
||
|
||
【关闭】 | ||
|
||